蜱虫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小小的“蜱虫”有多可被咬了该如何自救)

2025-03-18 23:09:59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十分错综复杂,在我们一方想要保护自然、珍爱万物的同时,却又无法摆脱捕食生物的命运,只能在其中寻找平衡。

既然如此,那么在这个平衡的环境中,充斥着危险并损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又该怎么办呢?

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虫属,其中最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就属蜱虫了。这种昆虫很少有人看得见,但危害却是最为可怕的。


这种生物一旦在人体上寄生,就会通过自己体内的病毒毒素,危及人体健康,最终导致其死亡。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蜱虫寄生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菲,

像是美国,每年因蜱虫寄生导致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深受人们忌惮的鲨鱼。

而蜱虫在我国的横行,也使得不少人不敢轻易踏入自然环境中。

而当我们不幸被蜱虫寄生,又该如何自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了解一下这种自然界饱受争议的寄生虫吧。

一、什么是蜱虫?为什么这么危险?

按照常规人类认知,蜱虫是一类体型十分庞大的昆虫,外形和我们常见的蜘蛛相似,都有着一个显眼的头部和后方的尾部,但和蜘蛛不同的是:蜱虫的身体短小宽扁,并且他没有蜘蛛那样可以外敷的丝状器官,整体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极为发达的昆虫。


所以在很多国家人们都会把蜱虫归为“蜘蛛类”昆虫的一个品种,就像是蜘蛛那样,蜱虫在生活当中也是一种“隐形的杀手”,隐藏在人类视野之外,在默默等待着合适的猎物。

但和蜘蛛不同的是作为一种寄生虫,蜱虫并不以猎捕昆虫为生,而是将自己的食粮锁定在“大型哺乳动物”的身上,根据专家的观察,在世界的范围内,蜱虫最为偏爱的寄生动物是鼠类。

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能够在草丛中轻松寻找到其他昆虫无法发现的猎物的原因,躲藏在树荫花丛中对它们来说,简直就如同是天堂一般。

蜱虫的繁殖速度极其快,并且无需什么特殊的环境就能够完成孵化,在这些特点的共同作用下,

很多人都认为蜱虫只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昆虫,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只会依附在其他的大型哺乳动物身上,吸食其血液。

对人类来说,这般损害并不大,也只把它们当成是一种“小虫子”,很少有人会对它们在人体上进食产生过多的关注。

但是渐渐的人们却发现,自被这种昆虫叮咬后,很多人体会在

数月甚至半年之内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身体虚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现象。

很多人都在怀疑这种异常状况的出现,是否和蜱虫有关,就此对蜱虫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和研究,最终发现了其身上蕴藏的危险之处。

专家通过动手术的方法,提取出了蜱虫体内的唾液,经过检测发现,这种看似无害的小昆虫身上竟然寄生着许多人体无法抵抗的病毒。

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因被蜱虫叮咬而感染病毒的患者是数以千计的。

而更为可怕的是,蜱虫所携带的这种寄生病毒中,还有一种恐怖的病毒存在,就是因为这种病毒,才让蜱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夜之间从“无害昆虫”变成了“杀人凶手”。

那就是“莱姆病杆菌”,这种病毒是一种高毒致命的细菌,一旦被人体吞噬,就会直接攻击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导致人感到乏力,四肢无力……


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控,最终危及生命。

而且在专家的研究中,更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每年因蜱虫叮咬感染病毒死亡的患者,平均死亡率都超过7%……

尤其是在瑞士,每年因蜱虫感染“莱姆病”而死亡的患者大约在千人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递增的趋势不断变大……

那么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蜱虫究竟是如何寄生在人体上,并将病毒传播开来的呢?

二、蜱虫是怎么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呢?

众所周知,蜱虫是一种依附在人体上的寄生虫,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暴露的部位,例如是手臂等位置进行寄生。

但和寄生在动植物身上的其他寄生虫不一样的是:被蜱虫叮咬的人通常都不会有触痛感,甚至有些人在叮咬之后都一无所觉。

这种情况就让很多人感到十分匪夷所思,为什么人体能够感受到盘踞在体内的蜘蛛等其他昆虫,却从来不会察觉到蜱虫?


难道这种昆虫懂得隐匿身形的技巧?

其实并不然,这是因为蜱虫为了不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侵略,而演化出来的一项非常特殊的生理特点。

它们的唾液中富含一种“麻木剂”,只要被叮咬的人体吸收到这种物质,就会立刻失去感觉,而这种物质还能在短时间内不断增生,使得蜱虫能够在人体上长时间的停留,在不引起人体本能反抗的情况下,将其身上带来的病毒逐渐释放到人体中。


而对于这种情况,一旦被叮咬的人物过于久放不管,很可能就会酿成大祸。

在人体吸收到蜱虫身上的病毒之后,这些病毒会很快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随着血液的不断循环而传播开来。

尤其是身体抵抗力较差或者是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群体,对这些病毒更是毫无抵抗能力,一旦被感染上,很有可能会引发长期的肠胃疾病和持续性的偏头痛等症状。

而对于年龄偏小或者是疾病缠身的患者来说,一旦被蜱虫感染病毒,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乃至是失智等严重后遗症。

而对于那些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一旦感染上这些病毒,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死亡。

所以在发现蜱虫为害的情况时,大家一定要及时处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在面对这种危害身体健康的昆虫,我们该如何自救呢?

三、当你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自救?

人类与蜱虫的相遇早已经是一段无法逃避的宿命,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人就曾在户外活动中不小心被蜱虫叮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自救呢?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自救的小妙招:

1. 切莫用手直接抓取。

在被蜱虫叮咬之后,一定要尽快地将其从身体上清除出来。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切记:使用手直接抓取这种方式,这样并不安全,很有可能会导致蜱虫的身体残留在皮肤上,进而引发感染。


所以专家建议,最好使用钳子或者是镊子这样的工具,将其头部很轻柔地、徐徐地拔出。

如果手边没有这些工具,那么最好使用一根线,将蜱虫的头部用力系紧,增加其迅速脱身的机会。

对于已经灌和了大量麻木剂的蜱虫来说,拔出之后还会残留在皮肤表面,并不会有什么感觉,所以一定要时刻留意皮肤的变化情况,只要一有发现,就应该及时处理。

2. 千万不可用力挤压。

对于不少人来说,能够尽快将寄生在自己身上的蜱虫彻底解决掉就是一件幸事,因此很多人都会用力挤压蜱虫,想要将其尽快碾碎。

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操作是极为危险的,在蜱虫身体中寄生着大量的病毒,如果将其弄伤,就会导致这些病毒在人体中释放开来。

并且蜱虫的身体还有一项极为特殊的机能,就是能够随意改变身体形状,甚至能够缩小到只有一毫米那么大。

所以就算在拔出蜱虫之后身形变小,也切莫大意,一定要将其彻底摧毁,以免引发二次侵害。

3. 选择正确的地方清理。

在处理蜱虫后,一定要尽快清洁伤口,可以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杀菌,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感染的机会。

并且要注意不要让人体滋生湿气,尽量保持打扮干燥,防止感染。

如果在处理蜱虫之后出现了红肿,甚至渗水的情况,都是感染了这种昆虫残留在身体中的细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而且在清洁伤口的同时,一定要对身体进行翻查,在确保蜱虫没有第二次侵蚀的情况下,开始对人体进行杀菌消毒。

那么除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之外,我们在生活当中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尽量避免蜱虫的侵扰呢?

笔者认为。既然蜱虫这种生物对人类如此具有威胁,那么在生活当中大家一定要重视防范,尽量减少因为蜱虫侵扰而引发的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尽量避免蜱虫的侵扰,例如是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将身体尽可能覆盖,减少蜱虫寄生的机会。


另外,大家在到达草丛等险恶地质环境之后,可以通过喷洒防蚊液或者是防蜱虫药剂等方式,来减少蜱虫接触人体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努力,减少蜱虫带给人类的麻烦,共建一个更为宜居的生态环境吧。

相关文章推荐